跳转至

由《黑镜》联想到数字游民生活方式

原文:https://jarodise.com/digital-nomad-lifestyle-black-mirror-nosedive-career-design

最近迷上了一个名叫《黑镜》的英剧,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剧,第一季早在2011年就上线英国Chanel 4,之所以最近突然火了起来可能跟它目前的制作方是大名鼎鼎的Netflix不无关系。

这个剧不是连续剧,而是每集讲一个独立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对科技和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影响的深度探讨,几乎每一集的故事都看似荒诞,但是细思极恐,今天我就想跟大家聊聊我看完第三季第一集《Nosedive》之后的一些随想,以下内容可能涉及剧透,因此还没看过这集且不想被剧透的朋友可以看过之后再继续阅读本文。

----------------剧透预警分割线---------------

在《黑镜》第三季的第一集《Nosedive》中,人类社会被一个界面与Instagram颇为相似的社交网络所支配,每个人都可以在与其他人产生交流后给对方进行评分,评分采取五分满分制。人们都希望能够得到尽可能高的分数,因为在这个社会中,分数这个东西是是实实在在的“利益相关”,比如片中女主想入住一个她梦寐以求的高档小区,但是小区只允许评分高于4.5的业主入住,之后女主因为意外原因需要改签航班,但是却被告知唯一的VIP预留座位需要至少4.2以上的评分,之后女主因为在机场发怒爆粗被警察当场扣掉一分,导致后来她在租车的时候连租一辆好车的权利都没有。

在这个社会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变成了趋炎附势的势利眼,人们在自己讨厌的人面前强颜欢笑,都是为了博取它人尽可能高的评分。维护并且增长自己的评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然而你如果对一些小事儿处理不当,则有可能瞬间跌入低分的深渊而永世不得超生,这也正是这一集故事的主线,故被命名为《Nosedive》(翻译成中文应该就是狗啃屎摔的意思吧)。

片中这种由“大众点评”驱动的荒诞的社会形式在现实中也许永远都不会出现,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其实就生活在类似这样的社会中,知乎上有人把这种评分系统解析为类似于《北京折叠》的阶级固化,但是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更多在影射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认同感绑架”。

所谓“认同感绑架”就是人们在做一件事儿之前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自己,而是考虑的是别人会怎么看?这里说的“别人“就有自己的父母,同学,同事,朋友,或者是社交网络上的陌生人。人们为了博取认同感在高考时候选报了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为了博取认同感做着一份看似光鲜却实际苦逼的工作;为了博取认同感在不适合结婚的年龄跟自己并不爱的人组成家庭。。。

心理学上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说被绑架者在跟绑匪相处一段时间后会对绑匪产生感情,开始认同绑匪的价值观。当人们被所谓的”社会认同感“绑架时间久了同样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片中最让我触动的一个段落是,女主因为电动汽车半路耗尽电量,又没有办法充电,只好尝试在路上搭便车,结果因为自己的分数低没有人愿意帮她,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分数非常低的开着卡车的热心大妈,在女主极不情愿,又别无选择上了大妈的卡车后,才得知大妈原来曾经是4.6+分的高端人士,在经历了一些人生挫折后终于看破红尘,觉的所有这一切的对高评分的追求都是浮云,在脱离了认同感绑架后,自己居然找到了久违的放松和愉悦。我本以为大妈的一番话会让女主开化,结果并不是这样,女主依然决定要在追求高分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我想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集中体现了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在遭遇认同感绑架的时候是非常难以作出改变的,这种绑架对于人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由此,我就想到了自己目前正在践行的数字游民生活方式,在我看来,数字游民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对于社会认同感绑架的宣战。我们不排除有一些人在自己目前的工作岗位是有非常大的满足感的,这些人按照著名的数字游民领袖Chris Guillebeau的话来说就是中了Career Lottery,但是对于那些在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挣扎的人们,有时候也许真的可以退一步重新思考下自己的人生,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必须要在这条追求认同感的路上一直走到黑,毕竟人生苦短。

在我所接触的数字游民成功案例中不乏一些投行,律政行业的高端人士,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放弃之前拥有的,让别人艳羡不已的工作,而选择了这么一条看似并没有什么前途,丝毫没有安全感的生活轨迹。而这种看似对自己不负责任的选择其实从长远角度来看才是善待自己的终极表现方式。

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在北上广深难以为继的万元收入其实在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地方已经能够过的非常滋润了,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西方数字游民放弃了自己祖国的高薪工作,纷纷跑到泰国清迈,印尼巴厘岛这样物美价廉的地方,我们甚至逐渐发现,即便在欧洲的一些热点国家(葡萄牙,捷克,波兰)的生活成本也已经低于国内二线城市,而相对生活质量却远高于国内二线城市。

我们在考量一个人的收入水平的时候绝不应该仅仅看绝对收入,还应该看相对收入,即在拿到这个收入的过程中花了多少时间,付出了多少努力,产生了多少焦虑,以及这个收入在你所在的城市购买力如何?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优势在于,在绝对收入恒定的情况下,你可以自我定义相对收入,同样是收入1000美元,也许在加州湾区连房租都付不起,但是在泰国清迈可以轻松帮你把房租和吃喝玩儿乐花销全部包圆还有盈余。那么当你成为一名所有收入都来源于互联网的数字游民后,移居到那些生活成本低,风景秀丽,并且生活质量高的地方就成理所应当的选择。

看到这里的朋友,其实不妨花一点时间仔细想想这两个问题:1. 自己目前在做的事情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2. 如果不是,那么继续这样的生活5-10年后能否让你逃离Rat Race,得到所谓的财富自由?如果答案依然是No的话,那么你应该认真想想自己是不是被所谓的“认同感”和“稳定”绑架了,也许这时候逃离这种绑架还为时不晚。

本文系Jarod Zhang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坚持原创不易,你的打赏和转发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数字游民部落致力于推广目前在全世界日益流行的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生活方式,和Lifestyle Design的方法和理念。

数字游民知识星球是目前华文圈最权威的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生活方式设计主题社群,最大的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环球旅行中文资源库,云集环球旅行,远程办公,自由职业等各路达人大V。长按下方二维码加入数字游民知识星球,开启你的生活方式设计之旅。 zsxq.png 数字游民部落官网:JARODISE.COM

微信公众号:数字游民部落



回到顶部